【中美貿易戰】沙盤推演中美談判3結局 中方恐都是輸家?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9/05/08 09:00

最後更新: 2019/05/08 10:57

分享:

分享:

  • 中方倘讓步,短期內仍可簽署協議
  • 談判期亦可能拖長,但崩盤機會較小
  • 無論哪一情景,中方都可能要付出更多代價

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威脅升級關稅措施,令中美貿易談判陡添變數。儘管如此,中國副總理劉鶴仍應邀本周赴美談判,顯然雙方仍試圖力挽狂瀾,不讓談判破裂收場。這場充滿崎嶇的磋商,最終結局或有3個可能,但無論哪一種情況,中方都要負出比此前更大代價。

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昨天指責,中方「一些人」試圖推翻中國談判團隊此前作出的承諾,才令談判出現變數;而中國官方截至昨晚,仍未有明顯承認或否定這一指控,是是非非仍似霧裡看花。

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,特朗普今次突然發火,已為短期的全球金融市場添上不明朗因素;由於中美談判前景直接影響資本市場走向,華爾街投資者及智囊機構紛紛推演事態後續發展。綜合而言,談判結果有三種可能性。

其一:仍能短期內簽署協議

美方施壓只為將自己利益最大化,中美仍有很強願望達成協議;經討價還價,中方盡可能滿足美方更多訴求、甚至接受一些此前「企硬」不願接受的要求,之後兩國還是坐低簽署貿易協議。

研究機構Strategas Research的政策戰略專家克利夫頓(Dan Clifton)就表示,特朗普今次是運用升級關稅的威脅,推動中美談判向前推進,促使中方接受美方提出的方案,力爭本周內達成協議。他說,「如果這種策略成功,貿易協議可能在短期內完成,這種波動(近期的資本市場)將是一個機會」。

習近平與特朗普主導的中美談判,波折重重。

其二:雙方仍可望達協議,但時間拉長

中美雙方仍願意談。但美方認為,是中方「反口」才令談判出現波折,中方則不滿美方再揮關稅大棒,展現不友善;雙方互不信任的情緒升級,需要更多時間談判「重建」互信,貿易協議不能在短期之內達成。

套用康奈爾大學研究貿易政策教授Eswar Prasad的話,雙方都在實施邊緣政策、互不信任的情緒亦增加,令貿易休戰的變數大增;雙方可能需要一個「冷靜期」,才能使談判重回正軌。

更甚者,美方本周稍後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的安排一旦落實,更可能導致未來一段時間談判無法順利繼續。

其三:雙方談判破裂,全面貿易戰爆發

中美最終未能達成共識,無法簽署貿易協議;兩國「反枱」的最直接影響是,美方對餘下的3250億美元中國貨徵收25%關稅、意味美方已向所有中國進口貨加徵稅項,中方採取報復措施。結果,全球經濟同遭殃及,資產價格將無可避免承受壓力。

分析人士認爲,這種狀況可能性較低,因為雙方均可能冒受巨大損失。中國經濟目前只算弱企穩,不宜承受大衝擊;而美國經濟一旦走軟,則可能不利特朗普連任總統。基於此,兩方相信都會在最後關頭防範全面貿易戰爆發。

但有觀察人士指,以上各種可能性裡,中方都處於不利處境--中方不是要向美方作更大讓步,就是要拖長談判時間,令經濟承受更長時間的痛楚,否則便會爆發不利於己的全面貿易戰。可以預期,中方將要面臨的挑戰,並不能看輕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